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
当前位置:首页  汇报演出
  • 2021-06-15
    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是当代戏剧界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文体广泛,涉及小说、诗歌、戏剧等多领域,迄今已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囊括了几乎所有最顶尖的国际艺术大奖。例如,《有人将至》《一个夏日》获2000年北欧剧协最佳戏剧奖;《死亡变奏曲》获2002年北欧国家戏剧奖;《秋之梦》获2002年德国《今日戏剧》最佳外国戏剧奖;戏剧代表作品《名字》获1996年易卜生文学奖。2010年,福瑟的舞台处女作《有人将至》中文版被搬上上海戏剧学院的舞台。此次演出,也是福瑟作品在中国的首度公演,由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表演系主任何雁执导。福瑟先生特地为《有人将至》在中国的首演,从挪威赶赴上海。观演后,福瑟先生评价道,何雁教授导演的中文版《有人将至》是全球范围内对他作品演绎得最好的舞台呈现之一。如今,福瑟的作品已渐渐进入国内戏剧人和广大观众的视野,包括在2014年时,首届福瑟戏剧节在上海成功举办。时隔11年,与福瑟剧作首次登陆中国时一样,他的另一部戏剧代表作《死亡变奏曲》(获2002北欧国家戏剧奖)仍然由上海戏剧学院何雁教授执导,这已是他们的二次合作!于2021年6月11日开始,《死亡变奏曲》中文版将以上海
  • 2021-04-27
    近日,作为今年上戏艺术季展演剧目之一的《哈姆雷特》在大麦网开票,将在5月7日至14日于上戏实验剧院上演。该剧作为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7级西藏班的毕业大戏,由上戏校友、著名演员濮存昕担任总导演,分为“普通话版”与“藏语版”两个版本与观众们见面。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西藏班十年一招生,2017级西藏班更是上戏历史上第一个本科学制的表演西藏班,因此这次的毕业大戏公演是十分宝贵,备受关注的。濮存昕老师是“中国演莎士比亚戏剧最多的男演员”之一,他十分喜爱莎翁的戏剧,曾把莎翁剧本手抄了一遍。自1990年他主演了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至今已逾30年,他依然能够将《哈姆雷特》倒背如流,谙熟程度可见一斑。在每天排练过程中,西藏班的同学们每日先阅读老校长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阅读结束后提问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因西藏班的学生汉语水平并不高,汉语书籍的阅读量也少,故濮存昕老师特意为同学们设置了这个环节,意在通过集体阅读,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讲解,提升大家的文化修养。该班主讲教师杨佳老师认为,排练前进行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先让同学们的身心进入文化语境,再动身排练,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2021年4月13日,上海
  • 2021-04-22
    2021年4月20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8级表演系(戏剧影视)专业实习大戏《钢的琴》于红楼401开展了公开排练及分享会。本次活动属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时代的旋律”迎建党百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同时也是表演系副主任、该剧导演肖英探索课程思政的系列公开课之一。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党委副书记胡敏、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徐莹、教务处副处长宝玉强、表演系主任何雁、表演系党支部书记王学明、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莅临了本次活动现场。同时表演系的各位老师、和来自各专业的同学们观摩旁听了此次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由表演系副主任、该剧导演肖英主讲,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与表演系2018级表演(戏剧影视)学生米易航主持。首先上场的是红组的同学们,在歌声中开始了《钢的琴》的第一幕表演,为这个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东北平原的故事拉开序幕。简单的换景后,蓝组的同学们上场,为大家带来了第七幕的表演,展现了下岗工人之间的情谊,以及生活的真谛。表演结束后,表演系副主任、该剧导演肖英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课程思政的探索和体会。她谈到,创排《钢的琴》具有一定的当下意义,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的进步、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离不开一些人的牺牲
  • 2021-04-15
    2021年4月2-9日,上海戏剧学院2017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剧目《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于上戏实验剧院公演。本剧目由杜国威编剧,上海话剧中心郭洪波担任导演和改编,张强担任制作人,王履玮、姜明会、徐肖峰、沈倩、罗林、努尔夏提·艾合买提、潘健华、陆笑笑、冯燕容、石磊、徐旺、张敬平、敖其、刘栩斌等各院系老师担任指导老师。该剧以20世纪60年代香港的一家夜总会为背景,讲述了姚小蝶、蓝凤萍、金露露、洪莲茜四位歌女姐妹情深的故事。昔日红透半边天的歌星姚小蝶荣归故里,回到最初的起点——丽花皇宫。光阴逝去,故人离散,姚小蝶感慨岁月,回忆起了青春时光,在金露露的安排下与曾经的恋人沈家豪重逢,再度登台演唱,共赴春天的约会。这是一个 “关于友谊,关于爱恨,关于时代,关于遗憾,关于释怀,关于春天与希望”的故事。这次的毕业大戏,对表17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人物性格和年代感的塑造是他们排练中最重要的课题。为了这部戏的演出,同学们做了很多的案头工作,查阅资料、看视频、翻阅报纸,还会在网络上搜索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社会生活背景,增进对角色的了解。同学们也去看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话剧版和电影视频,向经典演出学
  • 2021-03-01
    2020年1月,2020级表演(戏剧影视)专业的同学们迎来了专业课期末考试,这是同学们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检验。考试分班进行,1月4日晚及1月11日全天为20级迈斯纳班的考试,1月12日全天为20级传统班考试。考试期间,表演系主任何雁、表演系党支部书记王学明、表演系副主任肖英、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以及部分表演系教师共同观摩了同学们的表现。1月4日晚,20级迈斯纳班在新空间剧场进行了《表演基础训练》的考试。同学们分为十五组,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影视片段来演绎,如《三十而已》、《蜗居》、《奋斗》、《北京爱情故事》、《七月与安生》等。1月11日上午,20级迈斯纳班的同学们在1号形体房进行了《身体训练》和《声音训练》课程的考试。身体训练分为两组,第一组同学们以“生命”为主题进行了三分钟的个人形体创作。第二组的同学们展示了身体建筑师训练方法,并进行了一段半即兴的“怪物”形象塑造。接下来进行了《声音训练》课程的考试,林克莱特声音训练方法与迈斯纳表演相结合,同学们在即兴对话中展示贴合生活的自然之声。下午,20级迈斯纳班于东排剧场进行了第二组《声音训练》和《语言技巧训练》课程的考试。《语言技巧训练》考试
  • 2021-03-01
    2019年12月27日至31日,2019级表演(戏剧影视)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课期末考试。12月27日至30日晚,表演系2019级的同学们进行了《表演片段训练》课程的期末考试暨汇报演出。汇报期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何雁、表演系副主任肖英、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以及部分表演系老师共同观摩了本次演出。其中,12月27日和28日晚上,优秀校友、知名演员徐峥、王一楠回到母校,观摩了同学们的汇报演出,并担任考官。本学期的《表演片段训练》课程,将同学们依据授课教师分为三个表演组,第一组的任课老师为洪彬老师,同学们汇报了来自《雷雨》、《原野》、《家》三个剧目中的片段。第二组由李芊澎老师担任主讲,演出的剧目片段为《睡觉时候的故事》、《小马驹》、《在茫茫大海上》。第三组是契诃夫训练方法组,教学团队由来自克罗地亚的外聘教授苏珊娜、表演系副主任肖英、表演系教师高鸽和方文四位老师组成,演出的剧目片段为《伪君子》和《无病呻吟》。前两组汇报演出结束后,校友徐峥、王一楠与师生展开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沟通交流,他们针对表演教学与同学们的表现给出点评与建议,并诚挚地鼓励同学们努力学好专业课,铸就扎实的
  • 2021-01-07
    2020年的年末,2018级表演(戏剧影视)专业的同学们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进行了《表演片段训练》课程的期末考试暨汇报演出,演出分为四个场次,分别安排在12月25日、27日、29日和31日。本学期《表演片段训练》的授课教师分别是李雪涛老师、刘兵老师、吕岩老师和金晔老师,依据授课教师将同学们分为四组,分选四天进行汇报。汇报期间,表演系主任何雁、表演系党支部书记王学明、表演系副主任肖英、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以及部分表演系教师共同观摩了本次汇报,其中,12月25日和27日,国家一级演员尹铸胜也莅临现场,观看了同学们的表现。12月25日晚,进行了李雪涛老师组的汇报演出,剧目有《傍晚发生的小事》、《邻居》、《小床上的长毛绒猴》和《谎言背后》。四个剧目各具特色,有荒诞不经的小故事,也有疑云密布的悬疑剧,同学们的表演风格各异,精彩纷呈。12月27日晚为刘兵老师组的汇报演出,剧目为《青春禁忌游戏》。这一次,同学们将前苏联的经典话剧搬上舞台,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人性与成长的思考。观摩了前两场演出,尹铸胜老师认可了同学们的表现,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并对演出以及表演系教学安排的提出了一些建议。12月29日
  • 2021-01-06
    2021年伊始,2017级表演(戏剧影视)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毕业大戏的阶段性汇报。本次汇报分为两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组由表演系主任何雁教授指导,《死亡变奏曲》组由上海话剧中心演员郭洪波导演,敖其指导形体,刘栩斌指导声乐。此外,2017级表演(戏剧影视)专业班主任老师金晔、周鸣晗全程参与,表演系部分教师参与了观摩。1月2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组的师生在新空间顺利完成了阶段性的演出汇报。历时60天,15位学生,3位老师,分别在表演、声乐、形体等方面学习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超越自己。在排练的过程中,同学们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通过写人物小传,做人物小品的方式,认识掌握自己饰演的角色,并在形体和声乐的课堂上学习巩固了新技能。面对《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个被多次创作的经典作品,同学们不惧珠玉在前,沉下心来,努力塑造角色。挑战自己的过程总是艰辛的,然而学习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过程,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提升自己,是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1月4日,《死亡变奏曲》组的师生在红楼101教室完成了阶段性的演出汇报,大戏的雏形大致形成。经过2个月的时间,何雁老师带领同学们对挪威
  • 2020-11-23
    2020年10月18-23日,2017级实习大戏《骆驼祥子》公演于上戏端钧剧场。本剧目原著作者老舍,由上海话剧中心郭洪波老师担任导演和改编,学校的佟姗姗老师担任制片人,姜明会、沈倩、罗林、徐家华、冯燕容、陈如华、黄墨寒等各院系老师担任指导老师。老舍先生的这部代表作,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希冀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在这座城市立足的资本——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愿望却是如此难以实现。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后的祥子,再也没有当年骆驼般吃苦耐劳的精神劲头儿,最后变得颓丧、落魄。《骆驼祥子》是一部朴实而令人感动的小说,也是导演郭洪波心中的经典著作。对于这部戏他有着许多的想法,他说:“《骆驼祥子》让我和学生去思考、怜悯、反思,甚至成长。他并不‘老旧’!现在身边就有无数的‘祥子’,甚至是你,我......”不仅如此,这里面还饱含着他对学生们的希冀:马上就要毕业的学子们,在这个浮躁的行业里,在将来的现实面前,要勇敢阳光地面对生活的坎坷,直至生命的尽头!这出表现小人物底层生活的戏,对于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场挑战。这挑战不仅
  • 2020-11-23
    《格桑罗布与卓玛次仁》是2017级西藏班的实习大戏,由杨佳老师出任导演,此剧仅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排练,在上戏端钧剧场连演十场已经落下帷幕。这是一出藏版“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把莎剧风格融入藏族文化,并用全新手法对传统戏剧进行改编,旨在让观众体验不同的莎剧认知,以达到戏剧最大化。因此,《格卓》是一场世界文化与藏文化的对话,又是一场莎士比亚经典巨作的纵深变奏,更是一场人类文明成果流动中的交融和碰撞!“罗朱”故事背景移植到了西藏的某个部落。用经典的剧目框架来检验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是该剧创排的初衷。杨佳老师作为这个戏的引领者,和学生们共同创作,不断探索。藏班孩子勤学好思,热情朴实,是西藏活生生的当地人,代表的是年轻的西藏精英。创作中,同学们在保留了部分莎剧台词基础上,更是凭着与生俱来、独有的西藏律动和气息,超越了导演和编剧,让才思妙想不断闪耀于舞台。《格卓》是2017级西藏表演班集体创作的艺术结晶! 民族文化借世界文学经典得以充分表达,也是对自身文化的审视和思考。“仇恨主宰理性,死亡背后重生,化解干戈,唯爱永存”,这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和精神憧憬,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演出前的10月29
  • 2020-01-07
    2019年12月30日-31日晚18:30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表演系2017级迈斯纳方法实验班进行了《表演片段训练》课程的期末考试暨汇报演出。本次演出的指导老师为谷亦安、金晔、李雪涛三位老师。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表演系主任何雁、表演系党支部书记王学明、表演系副主任肖英、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以及17级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前来观摩演出。同时,来自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佟瑞欣、刘磊等老师也来到现场观看了汇报演出。此次汇报的制作团队是艺术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在此特别感谢艺术管理专业的老师、同学们给予的辛苦付出和大力支持。 本学期迈斯纳方法实验班选择汇报的剧目片段有《你好,疯子!》、《玩偶之家》、《万尼亚舅舅》、《海鸥》、《将心比心》、《丽南山的美人》和《巴尔干妇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准备,最终同学们呈现出了非常精彩的效果,演出中台下掌声、笑声不断,观众们也一同认真思考着剧中给予人们的启示。迈斯纳方法实验班的同学们通过多个不同的经典、现代片段为我们展示了本学期的学习成果,相信观看演出的过程对于在场的同学们来说也是学习进步的过程。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都在成长、都在收获新的
  • 2020-01-07
    2019年12月24日,2018级表演(戏剧影视)专业的同学们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进行了《表演片段训练》课程的期末考试暨汇报演出。教学团队由迈斯纳表演方法专家Scott、表演系教师周鸣晗、马玥以及罗韧四位老师组成。考试当天,表演系副主任肖英、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以及2018级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共同观摩了本场考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18级《表演片段训练》期末考试《漫长的等待》最终呈现在观众们面前并获得了一致好评。本学期,同学们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深入,在与对手交流上更上了一层楼,对节奏的把握也更加敏感和精准,表演的时候能够保持高度的信念感和专注度。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汇报演出,加入了大量的即兴表演,展现出演员们的当下感、交流感和创造力。同学们在本学期的课程中,学会了如何相信自己,如何去观察对手,即兴表演时如何建立人物关系,同时还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特点进行表演。本次演出是与艺术管理专业的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的,也要感谢艺术管理专业的黄墨寒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与支持。演出结束,五位考委老师对同学们的表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他们表示非常欣赏同学们的真诚,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表演的
  • 2020-01-07
    2019年12月25日,表演系2017级西藏班于端钧剧场举行了《表演片段训练》期末考试暨汇报演出。本学期《表演片段训练》的授课教师为表演系教师杨佳和王洋,来自西藏话剧团的各位领导老师与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伟令、表演系主任何雁、表演系党支部书记王学明、表演系副主任肖英、表演系党支部副书记朱锋以及学工部、统战部各位领导老师们共同观摩并检验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本次考试依据授课教师将同学们分为两组,第一组由杨佳老师带领,选取了六个剧目片段进行展示,有改编自日本剧作家三谷幸喜笔下故事的《喜剧的忧伤》、由同名电影改编的话剧《集结号》、电视剧改编话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白围身》、国内知名编剧喻荣军的小剧场作品《www.com》以及将人物背景本土化为藏区牧民的改编喜剧《吝啬鬼》。这些剧目涉及了一批中外经典剧本,时代背景各异,汇报效果色彩纷呈,同时也说明同学们平时的戏剧、影视剧目积累量有所增加。第二组由王洋老师带领,同学们用击鼓声和沙锤声作为伴奏,展示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经典片段。通过莎剧大段的台词独白,我们看到了西藏班同学愈来愈扎实的台词功底,在舞台上配合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