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本系动态  学生工作
  • 2025-10-23
    10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第六届大学生戏剧展演在上海戏剧学院圆满落幕。我校以“融合与创新”为灵动之笔,在这场汇聚全国戏剧教育精华的盛会,精心绘就了一幅韵味无穷的戏剧新画卷。其中,我系创排的肢体剧《白蛇》再度荣耀加身,同期举办的迈克尔·契诃夫方法训练工作坊,也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身心合一”表演实践的极致体验,使各大高校师生切实感受到国际表演方法的独特魅力。实践结硕果,《白蛇》荣耀再续传奇我系参演剧目《白蛇》,灵感取材自中国民间经典传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这部剧由表演系主任肖英担纲导演,她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为剧目指引方向;副主任王洋担任制作人,凭借丰富的经验与精心的策划,确保剧目有序推进;形体教研室主任孟小军出任副导演,在形体表现方面给予专业指导。三人强强联合,为这部剧注入了非凡的艺术魅力,使其备受瞩目。肢体剧《白蛇》的舞台呈现堪称一场视听盛宴。它以高度凝练、写意灵动的身体语汇,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戏剧的优雅韵律、现代舞的自由奔放、武术的刚劲有力等多种艺术形式,营造出极具东方美学韵味的舞台表达。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都仿佛是一幅
  • 2025-10-16
    2025年9月18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25级表演进修班师生见面会暨开学典礼在华山路校区红楼举行。表演进修班是上海戏剧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该进修班专门面向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且渴望深入钻研表演艺术的人士而开设。基于进修班更专、更精、更尖的教学要求,院系为其配备了精良的教师团队。开学典礼上,任课教师与新生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新学期的艺术学习之旅。各位老师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表演老师王学明作为进修班教研团队的负责人,为大家介绍了进修班悠久的历史以及历届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并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指出,同学们应铭记上戏“至善至美”的校训,珍惜校园时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保持良好学习的态度,坚守住炽热的艺术初心。表演进修班的教学特色体现在“表演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王学明教授肯定了表演进修班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工作领域和年龄层次的不同,学员们具备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通过专业的表演课程学习,学员们不断加强将不同的人生体验转化为真切演绎人物形象的综合能力。想要收获和有所突破,就需要同学们更加勤奋地练习,注重作为一名表演者的基本素
  • 2025-10-15
    十月的上海,秋风送爽,光影流转。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学生党支部“追光”宣讲团于10月1日与10月5日,受邀参加“上海国际光影节·黄浦”专场演出,两支节目《红色家书》与《金秋诗语》分别聚焦革命岁月的信仰力量与金秋时节的生命哲思,在光影交织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红色基因与秋日深情在黄浦江边静静流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这部融合戏剧情境与诗歌朗诵的作品中,同学们化身赵一曼、左权、李白、江竹筠等革命先烈,以一封封家书为线索,让革命先辈的精神跨越时空,勾勒出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的坚定信仰与人性温度。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将先烈们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红色信仰在光影中愈发鲜活。如果说《红色家书》是激昂的革命赞歌,那《金秋诗语》便是一首温柔而厚重的岁月恋歌。以诗为镜,照见岁月静好中的深情与辽阔。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到罗兰的《秋颂》,从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到欧震的《秋天里的中国》,同学们用声音绘制出一幅幅金秋画卷,或轻柔勾勒故都秋韵,或洒脱展现秋之明澈,或温情传递生命感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也有对家国
  • 2025-10-15
    2025年9月24日,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于华景大厦会议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旨在锚定新学期育人目标,统筹推进班级管理与学生培养工作。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党总支书记朱锋,全体班主任及辅导员参会,会议由副书记夏逸石主持。辅导员格丽老师梳理了本学期学生工作的重点工作,首先详解了本学期班级管理计划,强调延续“戏剧+思政”模式,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主题育人活动;本科生国家三奖、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评议的通知和细则,要求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规范流程、做好公示与思想引导;介绍了本学期学生党团员发展推优的工作流程,希望班主任在推荐工作中优中选优,向组织输送优秀人才;后续将组织班主任一起走访宿舍,走进学生社区,关心学生的日常,深化一站式社区建设工作。同时,还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将育人职责落细落实。夏老师提到,新学期的学生工作希望班主任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校“一引三融”的建设体系,着力深化学生工作育人合力,形成思想引领、专业培育、管理服务、实践创新的管理特色。会议重点围绕班主
  • 2025-10-15
    秋意渐浓,星光正好。近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2025级迎新晚会热烈上演!新生们以舞为言,以歌为梦,在舞台上绽放属于他们的第一束光。整场晚会节目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纷呈——从深情动人的歌曲演唱,到热情洋溢的舞蹈串烧;从传统艺术的二胡、快板,到现代流行的音乐剧选段,每一个节目都释放着青春的身体里奔涌不息的能量。中国舞、民族舞的柔美与灵动,街舞将现场点燃,诠释着何为飒爽,何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独有的生命律动。然而,青春的活力,远不止于外在的奔放,更在于内心世界的丰盈与敢于表达的勇气。歌曲里的沉静与深情、《战马奔腾》二胡独奏的万马嘶鸣、《虎门销烟》音乐剧唱段的厚重叙事等等。青春的活力,是多元的,是立体的,是能够从容穿梭于古今中外,并为之注入自我灵魂的自信。晚会的终章,表演系全体学生齐声唱响《我爱你中国》,他们的歌声清澈而坚定,洋溢着由内而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今夜,星光为证,舞台为记。2025级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的新生们,用他们独一无二的方式,为我们完美诠释了青春活力的千姿百态——它既可动若雷霆,亦可静如深海;既能引领潮流,亦能守望传统;既是个性的尽情绽放,也是集体的共鸣回响。序幕
  • 2025-10-14
    当戏剧的光投向时代的幕布,当传承的薪火遇上城市的舞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原创话剧《幕启之前》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于瑞虹天地拉开演出大幕,以戏剧之名,与你共探岁月深处的坚守与追问。作为上戏表演系倾力打造的原创佳作,《幕启之前》汇聚了院系最强创作与表演力量。表演系主任肖英教授担任总导演,把控作品艺术品质;制作人格丽老师、执行导演方园园,表演系本硕博学子共同参与打造,呈现一部具有历史深度与时代回响的舞台作品。《幕启之前》将故事背景设定于1938年的上海“孤岛”时期,围绕顾仲彝改编的四幕剧《梅萝香》在兰心大戏院上演前发生的紧张事件展开。剧中三位剧场工作者在日伪势力的威胁下,面临艺术与生存的两难抉择,剧情在“戏中戏”的结构中层层推进,展现乱世中戏剧人的坚守与风骨。在前期试演中,该剧已引发广泛关注。观众反馈称,作品在历史还原与情感共鸣上均表现突出,尤其赞赏其“戏中戏”的叙事手法与演员的扎实表演,认为该剧不仅重现历史现场,也对当代戏剧人的责任与初心提出深刻叩问。作为一部聚焦戏剧传承与历史记忆的原创剧目,《幕启之前》在艺术表达与主题深度上均体现出上戏表演系的专业水准。此次登陆上海国际艺术节,并选址瑞虹
  • 2025-10-14
    5月16日,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剧目展演在山东淄博隆重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与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联合主办,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共同承办。全国范围内共有375个参赛剧目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演,经过严格评审,最终上海戏剧学院心理情景剧《勇做真我》脱颖而出,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32个高校心理剧剧目共同入围本次现场展演环节,最终夺得全国一等奖的佳绩。心理情景剧《勇做真我》聚焦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失调的问题,剧中的主人公阿臻是大大咧咧的运动女孩,身为班长的她是同学们心中的“大姐大”,可当她撞见爱情时,对自我的认同也陷入了危机。她对同学阿强心生爱慕,可她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这种类型,深深的自我否定让她逐渐迷失自我,最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重拾信心,勇敢做自己,让青春绽放在自信的光芒之中!此次的心理情景剧剧目由表演系王学明教授担任指导老师,22级戏剧(影视)表演系研究生应臻担任编剧、导演和主演,表演系研究生宿帅,本科生胡恩齐、热法提·热英、宗姝婷等共同参演。作品经过两年的沉淀和打磨,先后斩获校赛二等奖、市赛二等奖等多个荣誉,展示出表演
  • 2025-10-14
    话剧《我可怜的马拉特》近日在上海戏剧学院新实验空间剧场成功上演。该剧为表演系2023级戏剧(影视)表演MFA中期作品,23级戏剧(影视)表演MFA孙璐担任主演,其导师王仁果担任导演。《我可怜的马拉特》由前苏联剧作家阿·尼·阿尔布卓夫创作、白嗣宏先生翻译,讲述了在二战期间被围困的列宁格勒的寒冬里,立志成为医学研究者的少女丽卡、“相信不可能实现的事”的少年马拉特与梦想成为诗人的列昂尼吉克相遇。他们相互扶持、相依相偎,结下了深厚友谊。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跨度中,他们历经多次相遇与分离,痛苦抉择后,最终各自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排演过程中,师生们经常排练至凌晨,用专业态度与艺术热忱,打磨出这部以“青春在命运裹挟中寻求光芒”为主旨的优秀剧目。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剧目以深刻的历史题材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让青年学子在艺术创作中感悟和平的珍贵。这场演出不仅是表演系教学培养模式与深厚教学传统的生动呈现,更体现了师生携手奔赴艺术理想、以扎实专业素养书写舞台华章的决心与实力。未来,表演系将继续深耕人才培养,为戏剧影视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 2025-09-24
    2025年9月18日上午,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与腾讯视频教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佛西楼举行。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主任肖英、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世涛、腾讯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方芳等出席活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党总支书记朱锋主持活动.签约仪式现场 朱锋主持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副主任王洋表示,未来三年与腾讯视频合作重点方向可概括为四个“一”:共建一个“机制”,建立教学研讨与会晤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打开一扇“窗口”,邀请腾讯高管和专家开展行业讲座与就业指导,助力学生洞察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一片“沃土”,让学生深入一线学习,考察学生能力并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搭设一座“舞台”,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支持学生参与腾讯影视项目创作。他强调,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分别发挥在艺术创作和平台方面的优势,搭建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王洋讲话方芳表示,上海戏剧学院是国内艺术教育的“金字招牌”。此次腾讯视频与上戏合作,是产业与教育的“双向奔赴”。未来三年,双方将在课程共建、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深度合作,腾讯视频将把前沿趋势与鲜活案例引入课堂,为优秀
  • 2025-07-08
    2025年6月24日,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肖英、党总支书记朱锋的带领下,表演系青年教师游溪、研究生教学秘书许龙华以及23级表演系研究生与本科生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开展艺术实践考察课程。在几天的学习中,表演系学生通过“剧场导览、大师课、表演工作坊、剧目观摩与主创对谈”等形式,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及合作模式,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专业的课堂学习当中,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观念,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历史与艺术的融合——剧场导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室副主任李古川老师的陪同下,表演系师生先后走访了上话标志性剧场——艺术剧院、D6空间和戏剧沙龙,深入了解其历史沿革、建筑特色及艺术使命,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戏剧文化之旅。学生们不仅触摸到了上海话剧发展的历史脉络,更感受到戏剧艺术与时俱进的活力。表演实践工作坊1.“声临其境”——田水老师台词大师课本次艺术考察实践工作坊的帷幕,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党委书记、国家一级演员田水老师精彩纷呈的台词大师课揭开。本次课程中,田水老师以经典剧本《奥里安娜》为例,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工作经验,给同学们提供了实操性极强的表演创作方
  • 2025-05-06
    2025年4月26日至27日,上海戏剧学院2023级(戏剧影视)表演2班在端钧剧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中外经典话剧片段的期中汇报演出,他们在舞台上呈现了跨越不同国家和时期的经典作品,让观众得以领略到这些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舞台之上,中外戏剧经典片段轮番登场——《简爱》中,简·爱“灵魂平等”的宣言冲破阶层壁垒,演员以颤抖的声线与坚定的眼神,让百年前的爱情哲思直击人心;《雷雨》里,蘩漪与周萍的窒息对峙撕裂时代帷幕,将封建家庭的压抑与挣扎具象为舞台张力。《欲望号街车》《榆树下的欲望》剖开人性欲望的深渊,《夜店》《推销员之死》则分别以市井烟火与美国梦碎,勾勒东西方社会的生存镜像。《万尼亚舅舅》中,演员通过台词的抑扬顿挫,诠释出契诃夫式的荒诞与温情;《原野》的野性复仇、《朱丽小姐》的身份焦虑、《家》中明凤与三少爷的封建挽歌,连同《复活》的人性救赎叙事,构建起从东方到西方、从历史到现代的戏剧光谱。同学们以扎实的台词功底与肢体控制力,让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角色灵魂可触可感。为了完美呈现这些经典片段,同学们在幕后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从台词的反复揣摩,到动作、表情的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打磨。在排练过程
  • 2025-05-06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策划的“书香戏苑,‘读’具魅力”读书打卡活动顺利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中感悟经典、分享智慧,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01以文载思,共享阅读感悟活动期间,同学们依据个人兴趣挑选书籍阅读,读完后认真撰写阅读感悟或进行读书摘抄,并完成线上打卡,共收到百余份线上打卡作品。同学们的感悟与摘抄涵盖文学经典、戏剧理论、名家名著等多领域书籍,这些分享不仅是个人阅读成果的呈现,更为彼此搭建起知识交流的桥梁,让思想在碰撞中绽放火花。02笔墨传情,共筑读书角在线下活动中,同学们将阅读中邂逅的“美言美句”誊抄于卡片,并张贴在表演系读书角,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读书角里,一句句精妙的语句,或富含哲理,或充满诗意,吸引着过往同学驻足品味。此外,随机抽取读书卡片30秒阅读接龙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大家在紧张又有趣的氛围里,快速理解并传递卡片上的内容,既考验了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应变能力,更在互动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与思考。活动结束后,经过认真评选,最终产生了6位优秀感悟奖和3位创意美句奖得主。他们的感悟深刻独到,
  • 2025-05-06
    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静安区精神文明办、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小荧星集团主办的2025中外家庭戏剧大赛,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3支报名队伍在上海及各省市超千组中外家庭中脱颖而出,其中2支队伍由静安寺街道营商办协作扶持,成功晋级成为“百个美好戏剧之家”,并于4月19-20号在大宁国际商业广场闪亮登场!3支队伍的作品主题丰富多元,融入经典的传统文化、国潮非遗、海派文化及日常生活的点滴等方面进行呈现。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的队伍更是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独特的创意构思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舞台上的焦点,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评委们的高度认可。NO.01《西摩路的春日交响》上海是一座历史与时尚,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正是她的迷人之处。我们正是怀着对上海的真诚的爱,创作出了《西摩路的春日交响》这部短小的作品。作品中,老上海人,新上海人,外地留学生这三个典型人物在“陕西北路”这处典型地点上的相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上海的精神,上海的风貌,上海的历史与文化,随着这三人的city walk逐步展现。可以说,这部作品是我们送给上海的春日礼物。NO.02《左邻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