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
当前位置:首页  汇报演出
  • 2025-03-19
    2024年5月26日至5月31日,表演系2021级学生的实习剧目《海鸥》在上戏端钧剧场上演,表演系高鸽老师担任导演。此次演出充分展现了表演系师生的风姿。表演系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增强了艺术感知、提升了专业能力,最终为观众呈现了艺术经典。 1896年,俄国戏剧家契诃夫写作了“四幕喜剧”《海鸥》。两年后,这出在首都演出遭遇失败的戏剧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钦柯成功搬上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舞台。斯坦尼探寻了表层爱情悲剧下的内在真实:生活的潜流与抒情的哀愁。若干年后,来自上戏的青年学生翻开这部经典剧本,揣摩着每句台词下的真实含义和深层情感。 在导演高鸽老师看来,契诃夫的经典是永恒的,《海鸥》讲述的不仅是爱情,更是艺术、生活、哲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反复地阅读、研究剧本,试图体会台词后无法言说的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一次次排练中,老师和同学们反复试验、磨练,避免无趣和单调,追求体验与生活。 当大幕拉开,数只海鸥的投影被投放到剧场空间的两侧。此时,观众仿佛置身于戏剧情境中,成为了玛莎口中那片生长着橡树的海岸,与舞台上坐成一排的演员们彼此遥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加入了音乐元素,演员们随着剧情
  • 2025-03-19
    近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21级学生成功呈现了经典话剧《雷雨》,此次实习剧目改编自上海戏剧学院PT专家濮存昕导演为表演系教师排演的教师版《雷雨》,由杨佳老师担任导演,学生们观摩学习后投入实践,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表演技巧,更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和职业精神的可贵。 作为曹禺先生的经典之作,《雷雨》以其深邃的主题、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情感层次,一直是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瑰宝。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生们,通过反复研读剧本、深入理解人物心理,以及大量的排练和磨合,将这部经典之作呈现在舞台上。在杨佳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努力把握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在细节处理上精益求精。他们通过细腻的表演,生动地展现了剧中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在演出前,学生们多次观看了濮存昕为表演系教师排演的《雷雨》,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和艺术灵感,对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还得到了濮存昕老师的亲临指导。濮存昕老师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戏剧艺术家,曾多次在舞台上成功演绎《雷雨》中的经典角色。他亲自为学生们讲解了角色塑造,分享了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和心得。在濮存昕老师的指导下
  • 2024-12-11
    2024年12月5日至10日,上海戏剧学院2021级表演系毕业大戏《宝岛一村》在上戏实验剧院盛大上演,连演六场,场场座无虚席,观众好评如潮。《宝岛一村》这部华语经典作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人文内涵,它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特殊时代背景下一群人的命运与情感纠葛。表演系2021级的同学们通过这部饱含海峡两岸祈盼团圆的作品,开展了一场触动心灵的深情演绎之旅。表演系的高鸽老师作为本次毕业大戏的导演,在导演构思中提到,此次排演是对同学们四年专业学习的深度考验与全面提升。同学们深入挖掘角色内心,为每一个人物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从最初的剧本研读,对历史的回顾分析到反复的排练打磨,同学们在台词的琢磨、情感的表达、肢体语言的运用上都下足了功夫。老师在排练过程中注重对每一位同学的因材施教,启发同学们完整深刻的理解角色,并不断激发他们的表演潜能,使他们在演绎这个跨度50多年、时长3个半小时没有中场休息的史诗级大戏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学们在这出大戏中不仅从年轻塑造到年老,而且要学方言,还要一人分饰多角,高难度的演出文本使每位同学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最终,演员们在舞台上能够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宝岛一村》
  • 2024-12-02
    2024年11月20日–11月26日,上海戏剧学院2021级表演系·舞台美术系毕业公演《服不服》在上戏实验剧院正式演出,演出十场,场场爆满,取得了良好的观众口碑。 《服不服》——一部源自莎士比亚经典喜剧《驯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的全新改编剧作,巧妙融合了莎翁原著的机智风趣与当代喜剧元素,同时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飞跃。该剧采用戏中戏的巧妙架构,将古老戏剧精髓无缝对接至繁华现代的大上海生活画卷中,力求表达当代竞争社会中个体对于自由、爱情及事业的不懈追求。表演系杨佳老师作为该班表演教师以及本剧的导演,她在导演构思中讲到,2021级表演系的每位学子,在这部剧中不仅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是亲身投入到行业调研与剧本改编的实践中,共同赋予古老故事以现代灵魂,使之更加贴合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审美期待。此次排演杨老师安排了三位导演助理,分别组织各组同学排练,从刚开始的即兴创作帮助同学们打开思维、勇于创新,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戏剧点,锻炼了同学们改写剧本、肢体语言、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是他们四年大学学习的深度凝练与展现,也是将个人才情融入剧目创作的生动实践。舞台呈现上,同
  • 2024-03-26
    2024年1月7日至1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2020级表演系、舞美戏毕业公演《复活》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本次演出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张晓明老师担任导演,演出在校内外取得了热烈的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复活》为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贵族公爵涅和留道夫偶然在一次地方法院开庭审理的杀人案陪审过程中,发现主犯卡秋莎·马斯洛娃竟然是他十年前的恋人。在十年前一个复活节的晚上,他诱奸了她,致使她怀孕,之后卡秋莎被姑妈赶出了家门,沦落为妓女。涅和留道夫目睹了十年对一个纯洁少女的摧残与变化,心如刀绞,他相信卡秋莎是被冤枉的,他再也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因情感玩弄对女孩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恶。痛定思痛,在人性善与恶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于是,他毅然与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决裂,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救赎之路……在茫茫西伯利亚流放途中,他结识了政治犯西蒙松、谢基尼娜等知识精英,涅和留道夫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爱”。一种心灵的感召,“复活”了人们心中的爱与良知。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够突破时代和语言的界限,以各种途径流传到世界各地。1936年初,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第一次改编了《复活》
  • 2024-03-26
    2023年12月8日至12月15日,上海戏剧学院2020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公演《三姊妹》在上戏实验剧院演出。本次演出由国家二级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徐紫东及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马玥担任导演,并由我院著名俄罗斯戏剧专家吴小钧教授担任文学顾问。此次演出在校内外得到了热烈地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三姊妹》是俄罗斯著名戏剧家契诃夫于1900年创作的四幕剧。该剧讲述了三个住在小城的三姐妹:奥尔加、玛莎和伊丽娜,她们在父亲过世后,一直过着平淡而乏味的生活。三姐妹唯一的希望就是“到莫斯科去!”,回到心爱的莫斯科,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在现实的几番打击下,她们始终无法回到梦中的土地,最后只能怀着生活的希望彼此拥抱。《三姊妹》作为契诃夫的经典作品之一,一如既往地展现了人类失落的安全感、静态的美学风格和在永远无法平等的对话中暗藏的生活的潜流。在当代,这部作品曾经被图米纳斯、布图索夫、小池博史、库利亚宾等导演搬上戏剧舞台。而在国内,却罕有上演。契诃夫的《三姊妹》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的戏剧舞台是在1936年的上海,由一家名叫“上海女声(生)”剧社演出。其后的八十七年里,再也没有一家上海的院团在本土演出
  • 2024-03-26
    2023年11月23日至28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20级毕业大戏《日出》在上戏实验剧院成功上演。本次毕业大戏由表演系具有丰富教学与创作经验的洪彬老师和青年教师王仁果老师联合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院长黄昌勇、党委副书记胡敏、纪委书记周银娥、副院长刘庆等校领导和表演系党政领导班子、各院系老师等莅临演出现场。为期六天的演出,2020级表演系和舞美系的同学们用他们的才华与热情,在导演老师的整体带领下,为观众们呈现了曹禺先生的这部经典之作。《日出》描写的是半殖民地化都市社会中资产阶级的丑行,揭示了当时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暴露出金钱化社会对人的毒化、吞噬与残杀。导演洪彬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观:“经典艺术的核心是通过精神世界表达人类共性,即七情六欲。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经历了时代变迁,仍富有表达的魅力。世间万物,看似变,实则不变。变的是外界社会,不变的是量子纠缠,是过去、现在与将来共通的逻辑与规律,也是我们做这一切的意义。”毕业大戏选择排演《日出》这一经典作品,对于表演系的年轻学子们来说,是传承也是创造。通过排演《日出》,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剧中人
  • 2024-01-15
    2024年1月7日至1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2020级表演系、舞美戏毕业公演《复活》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本次演出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张晓明老师担任导演,演出在校内外取得了热烈的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复活》为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贵族公爵涅和留道夫偶然在一次地方法院开庭审理的杀人案陪审过程中,发现主犯卡秋莎·马斯洛娃竟然是他十年前的恋人。在十年前一个复活节的晚上,他诱奸了她,致使她怀孕,之后卡秋莎被姑妈赶出了家门,沦落为妓女。涅和留道夫目睹了十年对一个纯洁少女的摧残与变化,心如刀绞,他相信卡秋莎是被冤枉的,他再也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因情感玩弄对女孩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恶。痛定思痛,在人性善与恶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于是,他毅然与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决裂,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救赎之路……在茫茫西伯利亚流放途中,他结识了政治犯西蒙松、谢基尼娜等知识精英,涅和留道夫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爱”。一种心灵的感召,“复活”了人们心中的爱与良知。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够突破时代和语言的界限,以各种途径流传到世界各地。1936年初,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第一次改编了《
  • 2023-12-18
    2023年12月8日至12月15日,上海戏剧学院2020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公演《三姊妹》在上戏实验剧院演出。本次演出由国家二级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徐紫东及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马玥担任导演,并由我院著名俄罗斯戏剧专家吴小钧教授担任文学顾问。此次演出在校内外得到了热烈地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姊妹》是俄罗斯著名戏剧家契诃夫于1900年创作的四幕剧。该剧讲述了三个住在小城的三姐妹:奥尔加、玛莎和伊丽娜,她们在父亲过世后,一直过着平淡而乏味的生活。三姐妹唯一的希望就是“到莫斯科去!”,回到心爱的莫斯科,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在现实的几番打击下,她们始终无法回到梦中的土地,最后只能怀着生活的希望彼此拥抱。《三姊妹》作为契诃夫的经典作品之一,一如既往地展现了人类失落的安全感、静态的美学风格和在永远无法平等的对话中暗藏的生活的潜流。 在当代,这部作品曾经被图米纳斯、布图索夫、小池博史、库利亚宾等导演搬上戏剧舞台。而在国内,却罕有上演。契诃夫的《三姊妹》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的戏剧舞台是在1936年的上海,由一家名叫“上海女声(生)”剧社演出。其后的八十七年里,再也没有一家上海的院团在本
  • 2023-11-29
    2023年11月23日至28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20级毕业大戏《日出》在上戏实验剧院成功上演。本次毕业大戏由表演系具有丰富教学与创作经验的洪彬老师和青年教师王仁果老师联合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院长黄昌勇、党委副书记胡敏、纪委书记周银娥、副院长刘庆等校领导和表演系党政领导班子、各院系老师等莅临演出现场。为期六天的演出,2020级表演系和舞美系的同学们用他们的才华与热情,在导演老师的整体带领下,为观众们呈现了曹禺先生的这部经典之作。 《日出》描写的是半殖民地化都市社会中资产阶级的丑行,揭示了当时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暴露出金钱化社会对人的毒化、吞噬与残杀。导演洪彬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观:“经典艺术的核心是通过精神世界表达人类共性,即七情六欲。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经历了时代变迁,仍富有表达的魅力。世间万物,看似变,实则不变。变的是外界社会,不变的是量子纠缠,是过去、现在与将来共通的逻辑与规律,也是我们做这一切的意义。” 毕业大戏选择排演《日出》这一经典作品,对于表演系的年轻学子们来说,是传承也是创造。通过排演《日出》,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了
  • 2023-11-28
    2024年11月20日–11月26日,上海戏剧学院2021级表演系·舞台美术系毕业公演《服不服》在上戏实验剧院正式演出,演出十场,场场爆满,取得了良好的观众口碑。 《服不服》——一部源自莎士比亚经典喜剧《驯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的全新改编剧作,巧妙融合了莎翁原著的机智风趣与当代喜剧元素,同时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飞跃。该剧采用戏中戏的巧妙架构,将古老戏剧精髓无缝对接至繁华现代的大上海生活画卷中,力求表达当代竞争社会中个体对于自由、爱情及事业的不懈追求。表演系杨佳老师作为该班表演教师以及本剧的导演,她在导演构思中讲到,2021级表演系的每位学子,在这部剧中不仅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是亲身投入到行业调研与剧本改编的实践中,共同赋予古老故事以现代灵魂,使之更加贴合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审美期待。此次排演杨老师安排了三位导演助理,分别组织各组同学排练,从刚开始的即兴创作帮助同学们打开思维、勇于创新,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戏剧点,锻炼了同学们改写剧本、肢体语言、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是他们四年大学学习的深度凝练与展现,也是将个人才情融入剧目创作的生动实践。舞台呈现上,同
  • 2023-06-16
    2023年6月9日-13日,上海戏剧学院2020级表演系(迈斯纳方法实验班)、舞美系实习剧目《一个仲
  • 2023-06-13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St
  • 2023-05-05
    2023年4月26日,2021级表演(戏剧影视)的同学进行了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的期中汇报。本次汇报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