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系名家系列讲座——曹路生《传统题材改编中的当代意识》举行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名家系列讲座第七讲:曹路生《传统题材改编中的当代意识》,于2018年6月21日下午在我校图书馆四楼举行。表演系主任何雁对曹路生教授来到表演系的讲座课堂表示感谢,他希望老师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开拓视野,在发扬传统的同时,融合新时代戏剧理念,努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艺术人才。表演系副主任肖英主持此次讲座活动。各院系师生代表踊跃参与了此次名家讲座。
曹路生教授从讲座的取题设计开始,与大家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互动。他认为,怎样从传统题材里加入当代的意识,更好地为现代观众服务,是编写剧本的重中之重,是剧本中的闪光点。曹教授首先分享了改编《哈姆莱特》的过程,他很希望观众能够参与到演出中,甚至进行“观演关系”互换,让每一位观众反问自己人生的选择和生命的意义,触及灵魂,这样的改编在实验戏剧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研究价值。
曹教授认为写好一部戏需要把握三个原则:核心价值、永恒的人性、当代意识。他通过对自己改编的《白娘娘》《玉禅师》《赵氏孤儿》《玉卿嫂》等中国传统戏剧的分析,建议大家去发现丰富的传统题材戏剧宝库,改进和调整年代的隔阂,让观众自然地接受,呈现真实的舞台效果,体现当代意识和人性意义,就一定将会是富有社会价值的作品。他坚信所有能够流传的优秀文艺作品,都是体现着人性的关怀,这才是值得传承的意义所在。
在互动环节,曹路生教授详细地对“何为当代”“当代意识中的善恶”以及“《赵氏孤儿》中故事情节合理性的疑问”等做了探讨和解答。戏剧是当代演员表演给现代观众欣赏的艺术形式,一味地传统可能缺少共鸣,我们需要适当地将某些陈旧因素进行提炼和修改,挖掘“真善美”,用以启蒙和唤醒当今社会,才会真正起到对历史的担当,对社会的责任。
曹路生教授的讲座兼具内容和深度,故事生动,情真意切,他用丰富的写作经验给老师和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分享课。
曹路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部分作品:话剧《九三年》《尘埃落定》《孙中山》《牛虻》;小剧场话剧《庄周戏妻》《谁杀了国王》;越剧《春琴传》《玉卿嫂》《江南好人》;沪剧《永远的尹雪艳》;昆曲《旧京绝唱》《霓裳梦》;舞剧台本《阿姐鼓》《四季》《花样年华》;杂技台本《小桥流水人家》;译作《环境戏剧》;著作《国外后现代戏剧》等。曾获得文华奖、宝钢艺术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 。
(供稿:表演系朱锋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