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04毕业大戏《皮尔·金特》上演
近日来,每到晚上,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园便呈现出童话中的奇异景象,小别墅幻化成海船,草坪变成摩洛哥的海滩,大路当中竖起了阿拉伯的帐篷;身着传统服装的挪威乡村人,奇形怪状的山妖,魅惑的绿色女妖,高大的骆驼载着先知和阿拉伯女郎……形形色色穿行于校园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梦中世界,引得校园内的师生和路人不由得驻足观看。这是上海戏剧学院四年级毕业班的学生正在排演04级表演系、导演系、舞美系毕业演出——易卜生的名作《皮尔•金特》。
在我们的印象中,挪威作家易卜生是戏剧史上的自然主义的巨匠,他的社会问题剧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影响巨大,《皮尔•金特》则是他晚年的经典作品。然而,在《皮尔•金特》刚刚面世时,人们认为它具有一种革命性的概念,并把它和易卜生的典型作品,如中国观众所熟知的《玩偶之家》,《建筑大师》《海达•高布乐》和《群鬼》区别开来。它打破了易卜生常用的三幕佳构剧的结构 ,并迅速向世界打开了新的戏剧视野,成为率先超越自然主义的剧作之一。
凭着《皮尔•金特》,易卜生同斯特林堡、尤金•奥尼尔以及雅克(Alfred Jarry,代表作《乌布王》(Ubu Roi))等剧作家一起,打开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实验戏剧”的大门,时至今日,这一剧作仍然因其开放性而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
《皮尔•金特》讲述了主人公皮尔•金特传奇的一生,他是一个充满魅力并热爱幻想的青年,他勾引了农场主的女儿又抛弃了她,并逃离家乡,离开了挪威山村和深爱的妈妈去周游世界,他遇到了放荡的牧场女,魅惑的山妖,阿拉伯女孩和去追寻他、深爱她的家乡女孩索尔薇格,以及种种出人意料的奇遇……
《皮尔•金特》是具有多重主题的巨著。它讲述了人类纯真的爱——永恒的母子之爱和非功利的男女之爱;剧中也提到了人类的欲望,在皮尔的后半生,他不再像人类一样“忠实于心中的道德”,而是遵循山妖告诉他的信条:“只要为了自己就够了”,并行走于道德和法律的边缘而发家致富,《皮尔•金特》完成于1867年,正是资本主义的转型期,而今天的中国也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剧中的主题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把140年前的挪威作品和今天的中国社会联系在了一起。
剧中提到了一个神秘的力量“包伊格”,就是挪威语中“圆环”的意思。什么是“包伊格”?是皮尔的人生旅程?人类周而复始的生命?地球、宇宙、生命的轮回?抑或是个人主义的自我小圈圈?皮尔企图突破它,却始终被困其中。
剧中谈到了人类生死的终极问题。老年的皮尔遇到了铸扣匠,由于皮尔的罪行他不能上天堂,而由于他的罪行太轻,魔鬼也拒绝他下地狱,铸扣匠则要把皮尔废物利用,铸造纽扣,皮尔的灵魂的归宿在何处?最终,皮尔回到了家乡,静静地躺在一直守候着她的爱人——索尔薇格的怀抱,直至留下一声轻叹:“哦!纯真无邪!”然后安然睡去……
本次演出由上海戏剧学院教育高地策划,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国际表演艺术研究工作室(SIPARC:Shanghai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Centre)主持人谷亦安老师推荐下,由表演系邀请美国导演马克•霍尔•爱弥顿和谷亦安教授共同导演。马克导演在保留原著结构和精神实质的前提进行了删节,将原来五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压缩为三个小时,并由表演系研究生田多多翻译成中文。
由于皮尔的人生旅程跨越了世界各地,场景变化繁多,演出不仅仅在剧场的室内空间举行,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整个校园室外环境作为演出场地,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奇异景观。请您跟随着皮尔•金特的足迹到处走走,但愿他的人生之旅能给您一点小小的启示。
(文/刘阳 图/章冬焰 编辑/子鱼)
转自上海戏剧学院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