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演出信息之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12-21浏览次数:465

   《死无葬身之地》描写了二战期间,几名法国抵抗组织成员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尽管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在酷刑面前也表现了不尽相同的行为方式及心理历程,但他们最终都跨越了一堵面对死亡而产生恐惧的“墙”。人性最深处无论美丑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观众在“折磨”中领悟到了些许人生的真谛。剧中一直在向我们呈现这样一种气质——选择,而这种选择并不自由。

 

        上海戏剧学院首次将该剧搬上上海话剧的舞台,也是今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舞美系03级毕业生献给上海话剧观众的一个令人深思让人震撼的作品。该剧的导演何雁是这个班的表演主讲教师兼班主任,他曾执导过多台话剧。对该剧的处理重在思辨人在极端处境中对自身灵魂的审视,从而探索人的存在价值。整个戏的定位是以具有生活实感的现实主义悲剧色彩为载体,传达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哲理剧。要求以实的具象,表现整体的抽象,找到现实主义中的一种“诗境”的表述。要有诗意化的提升、提炼和升华。演出整体色调深沉、冷峻,黑白调子,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专家们这个戏体裁、风格的把握和舞台处理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死无葬身之地》作为上海戏剧学院本年度毕业的重头大戏,聚集了表演系/舞美系和演出职能部门的精英,有足够的理由让一座浮躁得要死的社会为之一颤。演员都是表演系03A班的学生,这个班曾两次获得上海戏剧学院“优秀先进班级”一次获得“优秀团支部”的称号,院领导和审查的专家对该剧的表演有较高的评价。

    该剧于121823日在上戏的小剧场演出,上演几天,出现了场场满座/一票难求的情况。

 

 《死无葬身之地》导演阐述

      

 

                                         何 雁

 

《死无葬身之地》写于二战结束。该剧讲述了二战前夕,五名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俘,经受残忍的酷刑折磨,恐惧、仇恨……种种复杂的情感纠缠着每个人的心。此时,游击队长作为身份不明的人也被关了起来,大家面临着严峻的选择:在是严守秘密,还是出卖游击队长以获取自由之间徘徊不定。他们想活下去,但无论做什么抉择都是死亡。最终他们选择了招供。舞台上,我们看到主人公不仅仅是与命运进行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自己心灵的搏斗,他们也在寻找自我、探索自我……《死无葬身之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意志间的较量。

  

 

    “选择”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说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的一生在选择中度过,在经过个人生命价值与团体生命价值之间的比较、判断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对原著的解读上,全剧有两条贯穿的基本冲突线:一、具有人生价值追求和自我超越、创造精神的人——充满拷打、凌辱、死亡及由此造成的恐惧、痛苦、绝望、动摇、耻辱、仇恨、自尊心理的严酷境况;二、人的尊严、勇气、意志、能力——人类野蛮、卑微的兽性和法西斯式暴行。该剧的主旨不在张扬英雄主义,而是与萨特哲学所表述的生存的两难处境、人和人之间的疏离与隔阂、个体的自我选择等,在剧中要有深刻和充分的体现。

一,关于剧中人物

 

弗朗索瓦:弗朗索瓦是个十五的孩子,在他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已经加入到战斗的行列中。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战斗,“只是服从命令”。可没想到服从命令的回报是等待死亡。正像他自己说得“我不是英雄”,他在招供与不招供之间选择,而招供总是悄悄的略胜一筹。我们谁也不能说这个孩子是个英雄,但他是懦夫,是胆小鬼,是出卖战友的小人嘛?谁也不能这样评判他,他只是个孩子,是极限的最不可逃避的时代环境决定了他的命运。弗朗索瓦最终逃不出死。

 

昂利:昂利是个有知识而强壮的年轻人。在提审前,他希望“能向他们隐瞒点什么”,这种愿望只不过是出于他的强烈的自尊心,他不能“像一只耗子一样无缘无故的死去,连吭都不吭一声”,他要寻找一个理想的死亡理由,那还有什么比为革命牺牲更好的呢?他相信自己在酷刑之下不会出声,然而事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叫出了声,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打击。他要弥补这个损失,所以他杀死弗朗索瓦是捍卫自尊心的表现,杀人是其他人内心的潜意识,杀了这个孩子便是扼杀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潜意识。

 

索比埃:索比埃胆小而多疑,但他还没有像弗朗索瓦一样的手足无措,不停的颤抖。他怕出卖自己的队长,他怕在敌人的拷打下说出什么。所以他选择了死亡。当他高喊着“我赢了,我赢了”跳下去的时候,仿佛他的胆小也被压碎在身下。然而命运捉弄了他,其他队员还是说了出来,虽然那是个谎言,但索比埃和弗朗索瓦的死便变了一种味道。

 

吕茜:吕茜是剧中唯一的女性。她承受了肉体与精神双方面的拷打。她是剧中人物中最怀抱梦想,然而也是梦想破灭的最为彻底的。她的眼中以不再有“爱情的光芒”,就连亲生弟弟也死在了她的眼前或者说死在了她的手中。她是杀人凶手,也可以说是自相残杀的畜类。可是,她只是想保守住一个秘密而已。然而这个秘密,使她付出了太多。

 

卡诺西:卡诺西是个坚强的希腊人。是五人中唯一一个面临过残酷审问的人。在拷打中,他没有“叫喊”,但是在谈判中他是第一个喊出声的人。他要活下去,当他说出要活下去的时候,他悄悄的把那可怕的自尊心放低了一些。我们不能说当时的他是胆小的,他也许是五人之中最为理智的。

 

若望(队长):若望与其他五人关在同一间房间里,但是身份与他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敌人眼中他是锡米埃小伙子,在同伴眼中是成功逃跑并能活下去的队长。因为他的处境与身份,同伴慢慢疏远了他,因为他“不能体会他们的感受”。可若望也在做着一场心理较量,别人把他排除在死亡之外,他却把自己当作当事人,是逃走,还是自首,是拥有爱情,还是荣誉,是生还是死。这一切都不能让他自己选择,因为五名同伴已经帮他安排好了一切。

 

克洛谢:克洛谢残忍没有人性。他“一干起来就不觉得饿”。他把折磨人当作一种乐趣,一种发泄。当他对昂利用刑时,那简直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内心满足过程。

 

朗德里约:朗德里约是三名维西政府警察的头头。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五名被俘者开口。为此他想方设法,但也不是不择手段。在三人之中,他是最有人性的一个人,他用“活下去”换“开口”,但是当他得到他想要得东西的时候,他也失去了他应得到的。他是操纵者,也是被玩弄者。

 

贝勒兰:贝勒兰在战前是个花花公子,过着纸醉金迷的荒唐生活。战后仍然对此念念不忘,时不时的回忆一下。他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所以他痛恨一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他要踏在这些人的头上,证明自己的力量,弥补心中的缺憾。

 

 

 

《死无葬身之地》的人物正像落水者抱着朽木在汪洋大海中拼命挣扎,终于踏上一块岛屿,而这却是个食人岛。他们选择了划行,选择了登陆,但到头来还是一样。剧中一直在向我们呈现这样一种气质——选择,而这种选择并不自由。

 

二,创作要求
下面谈一下,这个戏体裁、风格的把握和舞台处理的基本原则。
     1)
以具有生活实感的现实主义悲剧色彩为载体,传达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哲理剧。即:
悲剧色彩的哲理剧。  

 

  2)在具有浓烈生活实感的现实主义悲剧的前提下要有哲理剧的特点。

 

3)要显“残酷戏剧”的美学风范。舞台上用夸大了的开门声、镣铐声、鞭打和撕心裂肺的喊叫声等等敲击观众的心灵,内心深处!使其深受感染从而思考人生的“选择”

 

4)要借鉴“环境戏剧”的演剧方法,探索出改变以往镜框式舞台的观演关系的演出方式。

 

5) 以实的具象,表现整体的抽象。剧作看来是极其现实的,但它的内涵和表达的主题及人文的关怀又是超越的。因此要找到现实主义中的一种“诗境”的表述。要有诗意化的提升、提炼和升华。所谓诗境,与直抒胸臆的浪漫主义或小资情调的“诗情画意”无关,主要是言理和象征。

 

6)所有的处理仍服务于萨特哲学的理性思考,即:深沉而理性的直面人生的挑衅,那样冷面尖刻地剖析人性中共有的情、欲、生存与毁灭的困惑。我们只有服务于这个目的,舞台上的行动、所有声、光、影、色才变得有意义。

 

 三,关于演员表演的基本原则。
    要求演员们放下架子,生活在人物中,没有一个角色是小的,每个角色都充满了个性色彩。创造一个生活中特有的有真实细节的人物形象不容易,而创造萨特笔下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更难。要做一个有性格塑造能力和肯钻研进取的好演员。这也是在这个文化浮躁的年代,人们心中都充满了物欲不安的时刻所最难做到的。演员创作心态要平静,要暗示自己:安下心来演个好戏。把多年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不平、内心的不满和人生的感受都释放到你的角色创造中去。
,关于观演空间和舞台空间结构。

 

1)观演空间:要把观众进场空间、观众席等都纳入到演出整体之中。

 

2)舞台空间结构:剧目在镜框式舞台上演出。要打破镜框式舞台的限制。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设计习惯。可以分为两块行动空间――关押犯人的阁楼和楼下的审讯室。结构中强调残破而有钢铁般的质感――压抑、残酷、而具有张力。铁门、镣铐、地板等要发出金属的声音。要处理好两个演出地点的变换,有些段落,在两幕阁楼戏中,要出现楼下鞭打犯人的景象。整个舞台要有生活细节的真实,同时,还要具有象征意义。取消舞台边侧幕、顶幕和观众能看到的吊杆。台口也要成为舞美的一部分。要拓展舞台演出空间,演出舞台可延伸到前几排观众席。

 

, 关于灯光

 

1)灯光的要求强调整体的配合与流畅,要营造剧情需要氛围,高潮处有灯光气氛烘托。

 

2)灯光整体色调――深沉、冷峻,黑白调子。(特殊处理除外)

 

3)舞台空间:写实光源与主观光源结合,不要过度地强调平面感觉,侧逆光的光源将空间和人物勾勒出层次感。

 

3)用打出窗影、树影的成像灯。

 

4)使用破地板透露出的光源。

 

(五)关于服装和化装

 

1)服装要求:准确反应历史年代、人物年龄、人物身份、性格气质等特点。整体设计样式可以根据现代人审美的需求稍加调整。服装样式附和戏的风格,要与景和谐一体。服装质地感要强,选择料质要准确。既要有生活实感,又要有整个风格样式。服装样式是写实的,更是个性的体现。审问后演员服装要有变化――大块的血迹和破损。

 

2)化妆强调准确的人物个性。要朴实、鲜明。审问回来,演员手、脸要有被上刑的伤痕和血迹。

 

3)黑白片的效果。
(六)音乐、音响的选择

 

好的剧本,给你提供了一个应有的音响时空。让这些音乐承担起戏中的作用。音乐音响要成为人物心灵的变化、情感的变化、推动情绪、传递出戏的风格的重要一环。而音响——那些开门声、镣铐声、惨叫声和那些大自然的声响――鸟叫声,那些滴水声音等等,是这个戏灵魂的音响表述方法。音响是创造生活实感,联系人物关系,表达整个戏的风格的重要的环节。

 

 

关闭